「讓孩子們學會祈禱」是我們可以給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禮物。
祈禱時,大家一起向全能,全知,全善的天主表達對祂的信、望、愛,齊心地與天主結合在一起。
透過祈禱,孩子們向天主表達出他們最純真的感情。這也是教理老師在幫孩子們的信仰生活扎根。
我們無法強逼孩子祈禱,但是我們可以創造一個環境讓孩子們想要祈禱。聖像、輕柔的音樂、舒適的姿勢和寧靜的氛圍可以激發孩子們的祈禱意願。多數的孩子需要比較具體的圖像來幫助他們展開他們的祈禱生活,也就是需要藉由實物來學習及了解一些觀念和技巧。
在教室中,祈禱環境的布置:
- 訂下一個特定的地方
在教室中,挑選一個明亮、安靜的角落,一個讓學生們可集中心神、不易受外界干擾的所在。
- 在這角落裡,放一張祈禱桌。
桌上鋪一塊桌布,布的顏色可以依照教會禮儀年而有所變化。
紫色:將臨期、四旬期
白色:聖誕期、復活期、和所有耶穌和聖母的慶日
紅色:聖神降臨節、聖周五、和殉道聖人的慶日
綠色:常年期
隨著教會禮儀年的變化來轉換桌布的顏色,一方面有教導含意,另一方面是在強調不同時期,各有其祈禱的重心。
- 祈禱桌上,放一本聖經
請注意要把聖經放在書架上,而不是擺在桌上。
當讀福音時,請學習在彌撒中宣讀福音的方式(恭讀XX福音)
當聆聽福音時,請孩子們在額頭、口上、及胸上畫十字,並同時說:[願耶穌/天主的聖言在我的思想中、口中、和心中。]
- 蠟燭
放一支蠟燭在祈禱桌上,每次祈禱時,點燃此蠟燭,象徵復活的耶穌就在我們的中間。
- 裝飾品
也可在祈禱桌上擺上鮮花、綠色植物盆景…等,表示這是我們送給天主的禮物。這也是在提醒孩子們:天主為我們創造了美麗的世界。並鼓勵由孩子們輪流負責照顧這祈禱桌,保持整潔美觀。讓孩子們認同這個園地,覺得這個地方是屬於他們的,同時這管理的行為也化成為祈禱。
- 其他物品
- 收集不同的物件,以便在祈禱時成為心神凝聚的中心。這些物件可以是:
- 十字苦架、聖人的塑像、耶穌、瑪利亞、若瑟…的態像
- 有涵義、美觀的圖片、海報、相片
- 有助於反省及祈禱的書籍、詩歌、文章等
- 擺放象徵聖事的物品—在適當時候擺放聖水、聖油、麵餅、麥子、葡萄、葡萄酒、領洗時的蠟燭、領洗時的白衣……
- 必要時可轉換至其他地方祈禱
- 聖堂
- 教堂外的花園,或是附近的綠地
- 背景音樂
準備一些聖歌的輕音樂。音樂可以讓孩子們安靜下來,也讓他們習慣這祈禱前的準備
- 聖經金句或是短句
- 天主祢是我的磐石 (常年期)
- 主耶穌,請來(將臨期短誦)
- 祢是厄瑪努爾,天主與我們同在(聖誕期和學期開始日)
- 營造一個安靜的祈禱環境
內心平靜了才好和天主溝通,讓孩子們在多次的練習中體會與天主合一後的心靈悸動,感動之餘,自會成為日常的習慣。
